咸丰帝躺在病榻之上,脸色蜡黄,气息也愈发微弱,他心里清楚,自己怕是撑不了多久了。这大清的江山,交到尚还年幼的同治帝手中,实在是让人放心不下啊。为了能让朝纲稳固,让大清继续平稳地走下去,他强撑着精神,召集朝中那些位高权重的重臣们来到御前,要商议那至关重要的顾命大臣之事。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而肃穆。一众大臣们分列两旁,皆是满脸的肃穆与担忧,他们知道,今日所议之事,关乎着大清往后的命运。咸丰帝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而后用那虚弱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朕……朕自知时日无多,可朕放心不下这大清的江山,还有朕那尚年幼的皇儿啊。朕思来想去,需得选出几位德高望重、忠心耿耿之臣,来辅佐皇上,担起这顾命大臣之责,也好让朕能走得安心些。”
大臣们听了这话,先是一阵沉默,而后便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经过一番慎重的权衡与举荐,最终选定了八位大臣。这八位,皆是在朝中颇有威望,且历经诸多事务,能力颇受认可之人。咸丰帝看着这八位大臣,眼中满是期许,他吃力地叮嘱着:“朕将这千斤重担交予你们,望你们能尽心辅佐皇上,稳定朝纲,莫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啊。”八位大臣赶忙跪地,齐声高呼:“臣等定当竭尽心力,不负圣恩!”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慈禧的耳中,她当时正在自己的寝宫之中,听闻此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大为不满起来。她暗自思忖着,这八位大臣手握重权,往后这朝堂之上,哪里还有自己和同治帝说话的份儿啊,若想做些什么事,必定会被他们处处掣肘,这可如何是好。可她到底是个心思深沉之人,脸上丝毫没有显露出半分不悦,依旧是那副温顺乖巧的模样,对着咸丰帝的安排表现出一副完全遵从的样子,还对着身边的宫女太监说道:“皇上这安排都是为了大清,为了皇上着想,咱们自然是要全力支持的呀。”
可等旁人都退下后,慈禧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她在寝宫内来回踱步,眉头紧皱,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应对之策。她深知,凭自己一己之力,想要去制衡那八位大臣,实在是太难了,必须得找个帮手才行。思来想去,她觉得慈安太后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慈禧寻了个合适的时机,悄悄来到了慈安太后的宫中。慈安太后见慈禧这般行色匆匆又神秘兮兮的样子,心中也猜到了几分,便屏退了左右,轻声问道:“妹妹这般匆忙,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慈禧脸上满是忧虑,凑到慈安太后跟前,压低声音说道:“姐姐,你也听说那顾命大臣的事儿了吧,这八位大臣权力如此之大,往后咱们和皇上在这后宫、在这朝堂,可都要被他们拿捏住了呀,咱们可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啊。”
慈安太后听了,微微皱眉,轻轻叹了口气道:“妹妹说的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这事儿,咱们该如何是好呢?”慈禧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握住慈安太后的手说道:“姐姐,此刻咱们必须得团结起来呀,为了皇上的江山,也为了咱们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绝不能任由那八位大臣掌控了大局。咱们得想个法子制衡他们才行呢。”
慈安太后沉思了片刻,缓缓点了点头道:“妹妹说得有理,只是这制衡之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想出来的呀,还得从长计议才是。”慈禧应声道:“姐姐说的是,咱们且先留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看看有没有什么破绽可寻,再慢慢谋划不迟。”
从那之后,慈禧和慈安太后便时常私下里聚在一起,悄悄地商讨着对策。她们先是让人暗中留意那八位大臣平日里的行事作风,看看他们之间可有什么间隙或者不妥之处。
而那八位顾命大臣呢,起初倒也还兢兢业业,一心想着要按照咸丰帝的嘱托,好好辅佐同治帝,把朝纲给稳住。可日子一长,毕竟手中权力大了,难免就有了些不同的心思。有的大臣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在一些决策上便开始有些独断专行了起来,也不怎么将后宫的两位太后放在眼里。
这些事儿,自然很快就传到了慈禧和慈安太后的耳中。慈禧得知后,眼中闪过一抹冷光,对着慈安太后说道:“姐姐,你看,这才没多久呢,他们就开始这般张狂了,若再任由他们下去,这大清还不知道要被弄成什么样呢。”慈安太后也是一脸的忧心,说道:“妹妹,那依你看,咱们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慈禧微微眯起眼睛,思索了一番后说道:“姐姐,咱们可以先试着拉拢一些朝中其他与他们不是一条心的大臣,让他们站到咱们这边来,先壮大咱们的力量,也好有个能和那八位大臣抗衡的底气呀。”慈安太后觉得这法子倒是可行,便点头道:“妹妹这主意不错,只是这拉拢之事,也得做得巧妙些,不能太过于张扬了,免得打草惊蛇。”
慈禧自是明白这个道理,她开始暗中让人去接触那些大臣,许以好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试图让他们站到自己和慈安太后这一边来。而在明面上,她依旧对那八位顾命大臣客客气气的,丝毫没有露出半分异样。
有一位名叫李大人的朝中官员,此人向来清正廉洁,对朝堂上权力过于集中的情况也早有担忧。慈禧听闻后,便让身边的亲信去找到了李大人,亲信对李大人说道:“李大人,如今这顾命大臣权势日盛,长此以往,怕是对我大清不利呀,太后娘娘们忧心于此,特让我来与大人说说,希望大人能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着想,助太后娘娘们一臂之力啊。”
李大人听了这话,心中思忖着,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此举,倒也确实是为了制衡朝堂权力,以免出现专权之祸,便点头道:“请回禀太后娘娘,李某愿效犬马之劳,只是不知具体要李某如何做呢?”亲信见李大人应下了,心中一喜,便将慈禧太后交代的一些事宜细细地说与李大人听了。
随着像李大人这样的官员渐渐被拉拢过来,慈禧和慈安太后这边的力量也慢慢壮大了起来。而那八位顾命大臣,却还浑然不知,依旧在朝堂上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偶尔还会因为一些决策的分歧而产生些内部的矛盾。
有一回,在商议关于南方治水一事上,八位大臣中就有两位大臣意见不合,一位主张大力拨款,尽快动工修缮堤坝,另一位却觉得当下国库空虚,应当先从别处调配物资,缓缓图之。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朝堂上就争得面红耳赤的。
慈禧听闻此事后,觉得这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便又和慈安太后商议起来。慈禧说道:“姐姐,你看他们这内部都开始闹不和了,咱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那些摇摆不定的大臣看清,他们也并非铁板一块,让更多的人愿意站到咱们这边来呀。”慈安太后点头道:“妹妹说得是,不过咱们也得小心行事,莫要让他们察觉到是咱们在背后推波助澜。”
于是,慈禧和慈安太后便让人在朝中有意无意地散播一些关于八位顾命大臣内部不和的言论,还暗示着这样下去怕是不利于辅佐皇上,稳定朝纲。这一招果然奏效,不少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心里开始偏向了慈禧和慈安太后这边,觉得她们才是真正为了大清的稳定考虑。
而那八位顾命大臣呢,在争吵过后,也意识到了自己这样内部不和的不妥之处,想要修复关系,可裂痕一旦产生,哪是那么容易就能修复的呢。并且,他们也渐渐察觉到了朝堂上风向似乎有些不对,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暗中与他们作对,只是一时之间还不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
其中一位顾命大臣,张大人,心思较为缜密,他对其他几位大臣说道:“诸位,我近些日子总感觉朝堂上有些异样,似乎有人在暗中谋划着什么,想要对咱们不利啊,咱们可得小心着点儿。”其他大臣听了,也纷纷点头称是,只是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互相叮嘱着往后行事要更加谨慎些。
慈禧这边,看着局势渐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心中暗喜,可她也明白,现在还远远没到能和那八位顾命大臣彻底抗衡的时候,还得继续谋划,继续积攒力量才行。她又和慈安太后商量着,要不要从后宫的一些势力入手,毕竟后宫之中,也有着不少可以利用的人脉和资源。
慈安太后有些犹豫地说道:“妹妹,这后宫之事牵扯颇多,若是利用不好,怕是会引起轩然大波呀,咱们还得慎重些才是。”慈禧却觉得,富贵险中求,当下要想制衡那八位大臣,就不能畏首畏尾的,便说道:“姐姐,我知道此事有风险,可如今这形势,咱们若是不冒险一试,往后怕是更难有机会了呀。”
最终,慈安太后还是被慈禧说服了,两人开始着手梳理后宫中的各方势力,看看哪些人可以为她们所用,哪些人需要提防着。在这梳理的过程中,她们发现有一位常在,平日里就对慈禧和慈安太后颇为恭敬,而且这位常在的家族在朝中也有着一定的人脉关系。
慈禧便让人把这位常在叫到了跟前,先是一番嘘寒问暖,把常在弄得受宠若惊的,而后才缓缓说道:“妹妹呀,如今这朝堂局势你想必也有所耳闻,本宫和慈安太后都是为了皇上,为了大清着想,可那八位顾命大臣权力太大,有些把控不住了,妹妹若是能帮衬着点儿,往后在这后宫之中,本宫和慈安太后自然是不会亏待妹妹的呀。”
常在一听,赶忙跪地说道:“太后娘娘言重了,臣妾能为太后娘娘们效力,那是臣妾的荣幸,只是臣妾能力有限,不知能帮上什么忙呢?”慈禧笑着扶起常在,说道:“妹妹莫要妄自菲薄,妹妹只需让家族中的人在朝中帮着咱们留意着那八位大臣的动静,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告知本宫就行。”常在连忙应下,说道:“臣妾定当照办,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随着后宫这边也开始有了助力,慈禧和慈安太后对朝堂上的局势把控得也更加细致了。那八位顾命大臣呢,虽然依旧在努力维持着局面,履行着顾命大臣的职责,可他们却越发觉得行事有些艰难了,总是会有一些莫名的阻力出现,让他们的决策难以顺利推行。
有一次,在商讨关于北方边境的军事布防一事上,八位大臣本己经拟定好了详细的计划,准备上报给同治帝批准后就实施。可没想到,这份计划却在朝堂上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那些大臣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而且还说得头头是道,让八位大臣一时之间有些招架不住。
他们哪里知道,这背后其实是慈禧和慈安太后在暗中安排,让那些被拉拢过来的大臣故意提出异议,就是为了给他们制造麻烦,好让他们明白,这朝堂可不是他们能完全说了算的。
慈禧看着那八位顾命大臣在朝堂上有些狼狈的样子,心中别提多畅快了,可她脸上依旧是一副端庄沉稳的模样,还假意劝说道:“各位大人莫要着急,都是为了大清的安稳,有不同意见咱们慢慢商讨便是了。”八位大臣虽然心里对慈禧这话有些不满,可也不好发作,只能继续耐着性子和那些大臣们争论着。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慈禧和慈安太后与那八位顾命大臣之间的暗中较量也越发激烈了起来。而同治帝呢,年纪尚小,还不太明白朝堂上这些复杂的局势,只是看着大人们总是在朝堂上争论个不停,心里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慈禧察觉到了同治帝的情绪变化,便找了个机会,把同治帝叫到了自己宫中,温柔地对同治帝说道:“皇上呀,如今朝堂上那些大臣们争论,都是为了能把咱们大清治理得更好,皇上您现在年纪还小,只需好好读书,学习为君之道,等皇上长大了,自然就能明辨是非,掌控这朝堂了呀。”同治帝乖巧地点点头,说道:“儿臣明白,多谢皇额娘教诲。”
慈禧看着同治帝稚嫩的脸庞,心里暗暗发誓,无论如何,都要为同治帝把这江山坐稳,绝不能让那八位顾命大臣坏了大清的根基。而在这看不见的战场上,她和慈安太后还在继续谋划着,等待着一个能彻底制衡那八位顾命大臣,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绝佳时机。
此时的朝堂,看似依旧在正常运转,可那平静的表象之下,却早己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心中的目标,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断地博弈着,而这一切,都还只是个开始,后续又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只是那风云变幻的局势,注定要让这大清的朝堂掀起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