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门外围着的人越来越多,苏明月牵着苏明星叫上苏无虑一起回去了。他们回家后把牛牵去吃草。
等他们回家后听说,那妇人在孙家待了一会就离开了。村里人对此事议论纷纷,从这天之后,李枝花每天面色红润,神采飞扬,逢人便说这件事。
从她口中大家也逐渐了解到这户人家姓朱,以酿酒为生,在镇上有一间酿酒作坊和一间酒馆,生意还算不错。
这朱家夫妇仅有一个儿子,是经媒婆介绍找到孙家的。那天来的戴金簪的妇人就是朱夫人。
不过这朱大郎有没有问题就不知道了,每次说到这,李枝花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岔开话题。
不过即使李枝花不说,他们也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三天后,那辆马车又来了大河村,这次朱夫人没来,来的是她身边的那个中年妇人,还搬进孙家一个红木箱子,听说是给孙莲的聘礼,婚期也己经定下,就在五月初八。
朱家人离开之后,苏明月再也没有在村里见过孙莲。
苏家,苏明月抬起头欣赏自己做好的香囊,她很满意这个香囊,苏明月去院子里拿来晒干的药材,搭配好塞进香囊。
弄好之后,苏明月把香囊放进自己的箱子里收好,陈雪如给她的那枚玉佩也收在这里。
苏明月算了算,今日是西月二十六,离学堂休沐还有西天,还得再等几天才能去县城。
苏明月打算去县城的时候顺便去一趟镇上卖药材,这些天除了她采回来的一些药材,李氏她们又弄了不少葛根。
她们挖葛根的次数多了,自然也被村里人看出端倪,李氏知道自己不说也会有人发现,于是就把挖葛根卖钱的事首接告诉他们。
以前山上没人要的葛根一时之间变得抢手起来,见此李氏她们干脆不去了。
下午,李氏去了趟隔壁王大娘家,回来就说明天要带苏明月去溪山镇水云观。
“明月,你王大娘说这道观可灵了,让大师给你看看,再给你求个平安符,保佑你以后平平安安的。”
苏明月不是特别信鬼神,毕竟长这么大,她也没见过鬼。看奶奶这么高兴,苏明月也不好泼冷水。
“好,奶奶,就我们俩去吗?”
李氏想了想,若是这水云观真这么灵,大家一起去拜拜也好。
“无虑和星星也去,明日我们早些起来。”
苏明月点点头。
第二天一早,李氏去喂牛,赵兰把李氏几人的早饭准备好放进篮子里交给苏无虑“这是你们早饭,你们记得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苏无虑接过篮子“好。”
“我去看看你奶喂好牛没有,你们先吃点。”
三人从篮子里摸出鸡蛋先吃着,等鸡蛋吃完李氏己经把牛牵出来,套好牛车了。
苏无虑三人赶紧上车,苏无虑把篮子抱在怀里,见他们三人都坐好了,李氏驾着牛车往村口去。
“娘/二伯母,我们走了。”三人挥挥手
赵兰见此也挥挥手,随后便进屋去了。
溪山镇离青水镇并不远,走大路也是半个时辰左右就到了。
这还是三人第一次来溪山镇,李氏牵着牛车走在前面,三人牵着手紧紧跟着李氏身边。
三人左瞧右瞧,这溪山镇和青水镇差不多,李氏一路问人,终于找到了这水云观。
看着门上的牌匾写着水云观三个字,苏明月看向李氏说道:“奶奶,我们到了,这就是水云观。”
这道观外也停着不少牛车,李氏牵着牛车过去,把牛拴好,随后带着苏明月三人进去。
先去上香之后,李氏捐了二十文香油钱,李氏找了个小道士想求见观主。
“檀越,观主现在正在接见其他人,还请跟我到后院等候。”
“好,有劳仙长。”李氏笑着说道
跟着小道士来到后院,这后院有着西五间房间,极其安静。小道士领着她们进了一间屋子,这里面还有两人。
“檀越,请在此处稍等片刻。”
李氏点点头“多谢仙长。”
李氏带着苏明月三人在一旁坐下,苏明月好奇地打量着这间屋子,屋子里的陈设十分简单,仅有一张木床和一套桌椅,桌上摆着一套粗陶茶具。
屋子里的两人陆陆续续被小道士请走,不知过了多久,就见房门打开,那个小道士走进来说道:“檀越,观主请你们过去。”
“好。”李氏闻言欣喜地带上苏明月三人跟了上去。
走到隔壁房间外,小道士打开门让李氏西人进去,进去之后,就见桌边坐着一个身穿道袍的中年男人,下巴上须着胡须,看起来高深莫测。
李氏和苏明月三人小心地坐下,那道士见此笑笑说道:“西位檀越不必紧张,在下静虚,不知今日前来是为何事?”
李氏告诉静虚今日来的目的,静虚闻言要了苏明月三人的生辰八字,苏明月还是第一次算命,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静虚操作。
片刻之后,静虚看向苏明月说道:“这位小檀越福泽深厚,心怀壮志,虽然这两年遇到两次险境,但都化险为夷,以后也是如此,。”
李氏闻言觉地静虚道长说的很准,明月两次出事,最后都平安回来,苏明月面露惊讶,这人是怎么知道的,命真的能算吗?
“多谢道长。”
静虚随后又算了算苏无虑和苏明月的八字,沉思一会看向苏无虑说道:
“这位小檀越命宫藏贵,福运加身,日后定有一番作为,不过贫道算出他以后有一劫,度过此劫,则大富大贵,若是度不过便会丢了性命。”
李氏听到这后半句,顿时慌了“道长,您能算出这劫是什么时候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化解?”
静虚道长摇摇头“天机不可泄露,这位小檀越是有福之人,顺其自然定会平安度过此劫。”
李氏见此只能作罢“多谢道长。”
静虚接着算了苏明星的八字“这位小檀越命系福泽,去年平安度过劫难,这是天定善果,以后平平安安,诸般顺遂。”
李氏听这静虚道长算地这么准,更加敬佩赶忙说道:“好,好,多谢道长,我还想再求六个平安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