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晴晓犯下的蠢事很多,多年后回想起来,她都仍要羞愧得无地自容。
有一回,孙晴晓把郭参的衣服带到公司宿舍去洗——宿舍楼里有投币洗衣机——洗好的衣服,孙晴晓给晾到了自己宿舍的阳台,其中包括郭参的内裤。
同寝室的姑娘看见男人的内裤,嘟囔了一句:“怎么把男人的内裤晒到这里来了?”
“……”孙晴晓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这是她男人的内裤。
况且,她自小并没有被教育过——内衣裤是隐私,是不能晾在外人面前的,那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等孙晴晓领会到这个道理,己经是近十年之后。
另有一回,孙晴晓将自己的一条底裤晾在了宿舍的阳台上,室友们看见开始窃窃私语:“透明的耶!谁的?”
“不知道啊……”
“晴晓的?”
“不可能,她怎么会穿这种内裤?”孙晴晓的外表很老实,甚至很木讷。
那位全寝室最漂亮的姑娘——阿真——曾玩笑说过,“晴晓的围巾就是用来保暖的。”
因为孙晴晓真的很不会穿搭,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土气。
这么朴实无华的孙晴晓,她怎么能穿那样的底裤?
孙晴晓听见室友们的话,探出脑袋看了一眼,说,“是我的呀!”
“哈?”大家都懵了!
“我妈妈说让我生理期穿,好洗。”孙晴晓说的是实话。
“我还以为你妈妈让你穿给你男朋友看的呢!”笑!
“不是,我妈妈不大喜欢我男朋友!”
其实,无论妈妈她是否喜欢郭参,作为一个女孩子,孙晴晓她首先要学会自爱。可惜她明白得实在有些晚了。
关于类似自尊自爱的事情,在ZS的女生宿舍里也曾发生过。
有个圆脸的女孩儿,她陪相亲对象到外头去逛街,很晚还没回到宿舍。
阿真半开玩笑说,“咱们是不是应该让小圆回来了?这么晚了呢!”
于是几个姑娘给圆脸姑娘打电话,“你是不是该回来了?呵呵!”
“……”当晚,圆脸姑娘没有回到宿舍。
她的相亲对象回去之后,跟介绍人回绝了圆脸女孩:“她第一次和男生约会,晚上就和男生住一起……”
言下之意,圆脸姑娘太不懂得自尊自重了!
男人呐,原来也长着八百个心眼!
这一年过年,孙家全家都留在了江城,没有回老家。
郭参邀孙晴晓去他老家过个年,孙妈妈坚决反对,“不行!”
“……”孙晴晓都跟郭参讲好了,她想去,她就是要去。
“就算要去,那也要有人来接你,你就这样自己去到人家家里?”孙妈妈言下之意:你这跟私奔、倒贴何异?
“……”孙晴晓听不进去。
几年后,孙明晓相亲认识的姑娘——章萩,她也是孙明晓后来的妻子——孙妈妈邀请章萩到家里玩。
章萩的回答是,“我要先问问我爸妈。”
这才是一个有家教的姑娘该有的模样!
孙晴晓竟然是这样的不如别人家的闺女,这足以令孙晴晓一辈子耿耿于心,羞愧到抬不起头来。
在孙家父母的坚持下,郭参从老家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回到江城来接孙晴晓,他那时一脸的不高兴,“你爸妈非要我多跑一趟干什么?!”
如果读懂了郭参脸上的不高兴,但凡孙晴晓成熟一点,矜持一点,她就应该要立刻和郭参分手——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入乡也难随俗,他们俩真的不合适。
要去男方家过年,孙晴晓连双像样的靴子都没有。只有一双略微周正的,却被孙晴晓留在了ZS宿舍。
孙爸爸开着车带女儿到ZS工厂宿舍去取鞋子,孙妈妈陪着一起去。
所幸那时孙晴晓是住宿舍的,否则让父母知道她那么早就和郭参同居,真的要痛心疾首——这个女儿是白养了,养不教,父之过。
只可惜,一切己成定局,早一天晚一天住在一起,根本就不影响什么。
拿到靴子之后,孙妈妈又紧赶慢赶的给女儿的靴筒上缝了几针——有些破口子。
那些年,家里实在穷得很。
否则,女儿要去男方家里,就算为了女儿不被对方看轻,孙妈妈也一定要给女儿置办一身能入眼的行头。
只可惜,现实就是那样的困窘。
这一年,是孙晴晓第二次去到郭家。郭参似乎己经跟父母表明了心迹:我的老婆,就是她了!
郭参老家在江北,一江之隔,江南江北两地的经济环境相差甚远。
只可惜,当时的孙晴晓对郭参家的一切都浑不在意——爱情使她眼瞎心盲。
多年后想起来:郭参家就两间卧室,中间是客厅,外头一个小院子。
有客人来,一探脑袋就把卧室看个精光,哪里有半点隐私可言。
只可惜那时候的孙晴晓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她没有意识到人的一生非常漫长,和一个人结婚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他一家人。
更要命的是,你未来的丈夫,只会越来越像他的父母。你应该从他父母身上去探寻你未来丈夫可能变成的样子……
可惜,孙晴晓那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太可惜了!
结了婚的人还能再谈恋爱?
孙晴晓觉得不可以,但是在ZS的采购部,就有两位同事愉快的开展着这第三种爱情。
男生的太太也在ZS公司,是销售部的业务员,“她是个非常厉害的女人,她一张口你就知道了!”
这是同事们对男生太太的评价。
“她昨晚问我冯是不是加班,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采购部其中一位彭姓女生说。
“……”另一位叫素的女生不置一词——她是个聪明人,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我们哪里知道他们两个昨晚做什么去了……”彭女士比较八卦。
孙晴晓在一旁默默听着,她似乎听懂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
那位冯先生,他第一次看到孙晴晓时,西目相对,他的眼神曾被点亮——关于这一点,孙晴晓深信不疑。
因此,在孙晴晓确定要离开ZS公司时,冯先生曾给过孙晴晓一个忠告:“去面试的时候,你不要跟人家说你是不适应ZS的工作才离开的,你就说你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为什么?”那时的孙晴晓真的很有些愚蠢,她总是很难抓住重点,哪怕十年之后,她仍一首在犯这个毛病。
“你说自己不适应,给人事的印象就会很差,我以前也干过人事……”冯解释说。
匆匆一聚又离别,这个世界,不论少了谁,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往后十年间,孙晴晓再没有遇见过ZS公司的旧同事。而那些旧同事,他们只怕连孙晴晓姓甚名谁都忘光了吧。
只有一次,孙晴晓似乎在人群中看到了彭先生的红颜知己——也是孙晴晓在ZS采购部的旧同事,谢女士——她们只是相互看了彼此一眼,都没有打招呼,孙晴晓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认错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