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自小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的。】
【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他参加抗金义军,并与耿京的义军“天平军”联合,任掌书记之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初,他到宋廷向高宗赵构面奏归附的意愿,并将“天平军”编入南宋军队。】
【当他返回时,闻知耿京己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便亲赴敌营,智擒叛徒,率众南归。】
【归宋后被任命为江阴签判,至隆兴二年(1164年)底离任。】
【1168年又在建康(南京)任通判。】
【以后知滁州、抚湖南,官越做越大,其间两度落职,闲居江西上饶和铅山。】
【后又复出,享年68岁。】
*
南宋时期。
辛弃疾满目苍白,双目含泪,“后世人懂老夫啊……”
“老夫是武将,不是词人!”
“老夫所求不过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而不是最后只能将满腔抱负寄托于词作!”
“是不是归正人就那么重要吗?老夫也是大宋的臣民啊!”
“咳咳咳……”
纯白的手帕上沾染了丝丝红梅,令人揪心……
远在临安的宋宁宗赵扩:“???”
立即呼唤宫人,“快,马上派人召回辛爱卿,北伐需要他!”
“朕也需要辛爱卿!”
某位宫·主战派·辛弃疾狂热粉丝·人:“……”
有事辛爱卿,无事辛弃疾,当真双标狗!
天幕:难得能在古代见到这么大胆的宫人,稀奇~
此时,因为宋宁宗对辛弃疾的猜忌和不满,再加上北伐的溃败,辛弃疾早己经被撸了官职,闲居在家。
天幕的出现,对于辛弃疾是机遇,对于走投无路的皇帝同样是。
即便现在辛弃疾己经是花甲之年,但他北伐收复失地的心愿从未变过。
战有召,召必回!
——因为他是辛弃疾,但更是辛将军!
【辛弃疾文武双全,在文治武功上皆有一番作为,可偏偏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只能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弹幕:
{该死的大怂,人家好好一个武将硬生生给逼成词人,不仅断了大宋的北伐之路,还给我们增加了一堆背诵读物!}
{楼上的,我看你后半句话才是重点吧}
{哈哈哈}
{秦-祖龙:此等人杰确实可惜,生在大宋,暴殄天物}
{唐-二凤:虽然朕有了李靖将军,但是武将朕从不嫌多,辛将军怎么就不能早生几百年?}
{汉-刘野猪:朕有了去病,合该弃疾也是朕的,天命所归!}
{宋-香孩儿:你们都给朕滚,像稼轩这等英才,就应该生在大宋,不过要是生在朕这个时期最好不过!}
{汉-卧龙先生:稼轩实在可惜,若在吾主公麾下,必定能够得到善待~}
{汉-阿斗:相父说得对!}
{明-重八:稼轩先生,来咱的大明,大明欢迎你!}
{清-麻子:稼轩先生,来大清,大明的官俸只有宋朝的八分之一,你要是去了都养不起孩子,全家人都得饿死}
{明-Judy:休要诋毁父皇~}
{汉-老流氓:乃公的大汉果然天命所归,看看,都是大汉的人,哈哈哈……}
……
天幕:这把确实是大汉赢麻了!
看到首播间内这么多自带出场BGM的大佬,还都是历史粉,元嘉有些惊讶。
元嘉:原来她讲的这么好么?
首播间的正常粉丝观众:“……”
草草的首播间什么时候有这么多“天降古人”了?
难不成是他们跟不上时代了?
混在其中的其他古人:“……”
显眼包!
就你们突出,就你们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