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对不住,当真是对不住,出门在外,没带够银钱!
“诸位稍安勿躁,今日邀诸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商贾们听闻并非自身问题,刚松懈下来的神经,在听到白承业的话语后,又紧绷了起来。
白承业将现在的局势细说了一番。
见无人应答,白承业露出亲切的笑容,继续说道:“怎么都不说话了?诸位为南疆所做的贡献,白某人与王爷必定没齿难忘.
这样,但凡捐粮之商户,城中施米施粥时都会注上你们店铺的名讳和商号,让城中的百姓知道受了何人恩惠,咱也博个好名声,这可比千言万语都管用啊!”
白承业说的那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自已都说口渴了,他将茶杯放到墨子渊面前。
只见墨子渊提着水壶的动作一顿,深吸口气,将水壶的方向调转,给他也倒了一杯。
没等他放下水壶,白承业已经将空了的杯子又递了上去。
然而,墨子渊并未如他所愿,冷哼一声,将水壶重重放置于桌案之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白承业摸了摸鼻子,讪讪一笑,对着墨子渊讪讪一笑,乖巧的自已动手先给墨子渊续上些许,而后才给自已倒水。
商户们面面相觑,丝毫没有注意到上位上二人的小动作。
倒是苏暖从头看到尾。
她对今天的场面也有所预料,毕竟现在世面旱灾逐渐严峻,就算是她在城中开设粮铺,粮食也不设限,但近日去粮铺的人大多是府中小厮,或者马夫,很少再看见百姓去购买粮食。
白天城中粮铺还算平静,但最近晚上还是有些不太平,外面经常有衣着朴实,的中年男子在粮铺周边游荡。
好在这几日苏三、苏四留守看护,苏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旁边的玉器铺掌柜的知道王爷让他们此行来的目的是捐粮后,滴溜溜的眼睛一转,向旁边不对付的胭脂铺掌柜的开口道:
“元大当家,你这胭脂铺日进斗金,城外最近可不太平,你那胭脂铺能这么太平,都仰赖了王爷管理得当。如若不然,你那铺子怕早就被流民洗劫一空,不复存在了吧!”
元掌柜原想着静观其变,不做这个出头鸟,但也没有让人欺负到头上来,还不开口的:“谢掌柜说笑了,您那玉器铺在这城中也说的上如日中天了,这贡献粮食救百姓于水火的事情,你可不能不做啊!”
“哎呀,这段生意不好做啊,原本的生意因着城中近日流言,那是一点都不好干啊!”
“就是啊白大人,现在旱灾严重,我们家中也没有多余的粮食,自家人吃都是问题,哪来的余粮捐给百姓,我等倒是想为朝廷出上一份力,当真是有心无力啊!”
几人你来我往,相互推辞。
根本不想将粮食拿出来捐粮赈灾。
苏暖端坐在座位上静静的听着,并没有参与几人的讨论谈话。
抬头看去时,正好与上位的墨子渊冰冷的视线对上,只见他挑了挑眉,手中把玩着水杯,苏暖想在他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奈何只是无功而返。
等苏暖无聊的收回视线后,墨子渊却放下了自已手中的茶杯。
“诸位不必着急,今日本王叫诸位来,就是想好了对策。”墨子渊说罢,随意的摆了摆手。
白承业连忙将怀里准备好的宣纸拿了出来。
“诸位说的白某都知道,这样,也不非得让诸位捐粮食,捐银也行,白某人定会为诸位掌柜的对应相对应的粮食,分发下去,但诸位放心,施粥时,咱们依旧会提及诸位的商号和诸位掌柜的的名字!”
“这当真是好啊,白大人放心我肯定是要出一份力的。”
说着他就往怀里掏银票,突然他脸色一变,不好意思道:“这,对不住,当真是对不住, 实在是今日出门太急了,没来的及带银票,这样,白大人稍等,我这就回家去取来,你们等我……”
元掌柜说着就要起身离开,却被门口的护卫拦住,刚想理论几句,护卫直接一个拔刀的姿势,直接将元掌柜的吓的退了回去。
“哎,你这是做什么,别吓到了我的贵客。”白承业坐在墨子渊旁边,见元掌柜的被吓,连忙出声阻止守门的护卫。
苏暖却暗道白承业老狐狸,这人不在元掌柜长篇大论时阻止,也不在他要离开的时候阻止,偏偏等元掌柜的被吓后,才来阻止。
说他不是故意的,苏暖是不相信的。
没想到王爷手下都是能人,一点都不假。
白承业扶着元掌柜的往回走,边走边安慰道:“元掌柜你别和他一般见识,他在军营中习惯了打杀,行为是有些粗鲁,但你放心我定让王爷好好教导。”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几份备好的信纸,一一摆放在在座的富绅面前:
“诸位没带足银钱没有关系,白某人为诸位准备了借据,只要签订了借据,明日之前将银钱送到衙门即刻,若是手中无现银。
晚上个一两日也是可以的,也不用你亲自送来,我和王爷亲自上门去取,绝不耽误诸位的时间!”
富绅原本还想再推诿,一听王爷上门讨要,立即闭上了嘴。
银子和命之间,他们还惜命的,让王爷这杀神去他们府中取银子,那还不比要他们的命还可怕!
杀神,是的,别看这位王爷常年在军中任职,不常出来,但市面上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说他在战场以一挡百,杀人无数,这些年他们国家不受外国侵犯,全依赖他的功劳。
刚才也是听到自家要捐粮、捐钱一时间忘却了这事,此时想起,他们身上一身冷汗,不敢再造次,直接签了名字,乖觉的站到了一旁。
连坐都不敢!
苏暖看着放在自家手边的宣纸,上面龙飞凤舞的字迹看着有些眼熟,但还是在写着金额的后面签订了自已的名字。
怪不得这些富绅一副肉痛的模样,原来是上面已经写好了金额,每个人都不一样,店铺多,家底厚的金额也就更多些,家里薄,没那么多店铺的,银子就少些。
苏暖还真是第一次见这么古老的协议,难免多看了几眼。
在墨子渊那双冷眸看过来之前,她已经将手中的借据递给了身后一直等候的小厮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