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疯皇高洋:千古残局归我了!
明末疯皇高洋:千古残局归我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明末疯皇高洋:千古残局归我了! > 第71章 范文程:明朝不要天人感应,我们要!

第71章 范文程:明朝不要天人感应,我们要!

加入书架
书名:
明末疯皇高洋:千古残局归我了!
作者:
历史咖啡
本章字数:
4594
更新时间:
2025-03-08

山阴,戟山书院。

刘宗周与弟子们,亦在讨论此事。

弟子愤愤不平:“先生,皇上此举,着实苛虐!”

“将儒生与巫婆神汉并列,简首是岂有此理!”

刘宗周捻须,神色平静:“子重,稍安勿躁。”

“董仲舒‘天人感应’之论,确有偏颇之处。”

“强行将天道与人事相连,本就牵强附会。”

“历代儒生,墨守成规,不思变革,以致积弊丛生。”

“皇上此举,虽方式略显激烈,但意在破除旧习,亦有可取之处。”

弟子不解:“先生,难道皇上所为,皆是正确?”

刘宗周摇头:“为政者,当以民为本。”

“观皇上近日之举,虽离经叛道,然皆为解民倒悬。”

“其心可鉴,其志可许。”

“至于手段,或有不妥,然瑕不掩瑜。”

“我辈读书人,当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不可因一时之气,而排斥新政。”

“将来的儒生,当摒弃空谈玄奥,务实致用,方能不负圣贤教诲。”

窗外,细雨绵绵。

洗刷着酷暑带来的燥热,也预示着,一场新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

辽阳,后金汗宫。

与大明京师的燥热不同,此时的辽东,己有了几分秋意。

大殿内,气氛却比京师还要“热烈”。

后金的贝勒、大臣们,正吵得不可开交。

“明国皇帝这么一搞,咱们大金可怎么办?”

多尔衮浓眉紧锁,语气焦躁。他一向自诩熟读汉家典籍,对儒家学说颇为推崇。

“是啊,汗兄!这‘天人感应’,可是儒家立论的根本!”

多铎也急了,他虽然更喜欢舞刀弄枪,但也知道这事儿的严重性。

“咱们后金,可也是学的明制啊!”

“明朝皇帝自己都不要的东西,咱们还捡起来当宝贝?”

阿济格大大咧咧地嚷嚷着,他向来对这些弯弯绕不感冒。

“依我看,明朝皇帝这是自毁长城!”

皇太极端坐于宝座之上,面沉似水,一言不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天人感应”的厉害。

这不仅仅是儒家学说,更是统治的根基。

明朝皇帝如此决绝,究竟是疯了,还是……另有图谋?

范文程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诸位贝勒,稍安勿躁。”

范文程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明朝皇帝此举,看似荒唐,实则……大有深意。”

“哦?范先生有何高见?”

皇太极终于开口,目光如炬,看向范文程。

“明朝皇帝,这是要……挣脱束缚!”

范文程一字一顿地说道。

“挣脱束缚?”

多尔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你是说……‘天人感应’的束缚?”

“正是!”

范文程点头。

“‘天人感应’,本是儒生用来约束君权的工具。”

“明朝皇帝此举,便是要打破这层枷锁,从此……为所欲为!”

“那……这跟咱们大金有何关系?”

阿济格还是有些不明白。

“大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范文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反其道而行之?”

众人皆是一愣。

“明朝皇帝既然不要‘天人感应’,那咱们大金,就偏要捡起来!”

“不仅要捡起来,还要大张旗鼓地宣扬!”

“将‘天人感应’,奉为大金的国策!”

“这……”

多尔衮等人面面相觑,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

“范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多铎问道。

“明朝皇帝既然抛弃了儒家的‘天道’,那咱们大金,就接过这面大旗!”

“如此一来,便可占据道德制高点,号令天下!”

“将来,咱们入主中原,也更加名正言顺!”

范文程的声音,铿锵有力。

“妙啊!”

皇太极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范先生此计,甚妙!”

“明朝皇帝自以为聪明,却不知,他这是……自掘坟墓!”

“哈哈哈哈……”

大殿内,响起一阵畅快的笑声。

“传令下去!”

皇太极站起身来,意气风发。

“从今日起,‘天人感应’,便是我大金的国策!”

“凡有违背者,严惩不贷!”

“喳!”

众臣齐声应道,声震屋瓦。

一场关于“天人感应”的风暴,在辽东,悄然酝酿。

……

敖木林,大帐。

金色的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在林丹汗粗犷的脸上,映照着他那双深邃的眼睛。

他端坐在虎皮宝座上,环顾西周,目光如刀。

“明国皇帝废了‘天人感应’,你们怎么看?”

林丹汗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大帐内,一片寂静。

蒙古众臣,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汗王,明国皇帝此举,实属罕见。”

一位年迈的臣子,率先打破了沉默。

“‘天人感应’,乃是中原王朝的统治根基,明国皇帝如此决绝,将来……福祸难料啊!”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

“哼!福祸难料?”

另一位年轻气盛的将领,不屑地冷哼一声。

“明国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这些酸儒,整天抱着‘天人感应’不放!”

“依我看,明国皇帝废黜‘天人感应’,乃是明智之举!”

他的语气,充满了对儒家学说的鄙夷。

“不可妄言!”

年迈的臣子,呵斥道。

“‘天人感应’,虽有弊端,但亦有其可取之处。”

“明国皇帝如此极端,恐会适得其反!”

“适得其反?”

年轻将领,冷笑一声。

“我看,是你们这些老家伙,被明国的酸儒洗脑了吧?”

“明国皇帝,才是真正的雄才大略!”

“他这是要……挣脱束缚!”

“够了!”

林丹汗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众人的争吵。

“明国的事情,自有明国皇帝定夺,我等不必妄加评论!”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不过……”

林丹汗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玩味。

“明国皇帝既然不要‘天人感应’,那咱们蒙古,就更不能要了!”

“咱们蒙古人,信奉的是长生天!”

“没有什么‘天人感应’!”

“伟大的成吉思汗,把通天巫阔阔出摔死那天晚上开始,蒙古,就己经挣脱了束缚!”

林丹汗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汗王英明!”

众臣齐声应道,声震屋瓦。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