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周彩菊苦着脸来到了他们的面摊。
“嫂子……我失业了……”
梁秀兰和刘桂芝全都是一愣。
刘桂芝赶紧拉着她坐下:“咋回事?咋会失业呢?”
周彩菊低垂着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
“厂里纪律部的人说,我把宿舍租给了陌生人,违反了厂里的纪律,所以,把我开除了!”
刘桂芝和梁秀兰对视一眼,原来是受了她们的连累。
可梁秀兰不这么想。
她记得当天只惩罚了那两个戴着红袖章的女人,根本没提到她二婶儿。
为啥就给开除了呢?
再说了,如果她把房子租给她们就要开除,那厂里又给她们换了大房子算怎么回事?
梁秀兰脸上带着客气的笑,心里却心事重重。
下了一碗贝壳面的功夫,一转身,却看到了周彩菊的笑脸。
“真的呀嫂子,太谢谢了,那我啥时候上工?”
“现在!今天就算你一天工资!”
啥?啥上工,啥工资?
梁秀兰惊讶的看着刘桂芝。
刘桂芝不慌不忙的给她解释。
“你二婶儿被咱们连累的工作没了,咱们不能坐视不管。
我答应了你二婶儿,让她在咱们面摊上帮忙,一天一块五工资!”
“兰兰,你看行吗?”
都答应了才问她,她能说什么?
梁秀兰皱了皱眉,勉强点了下头:“哦……”
除了哦,她也说不出什么了。
这时梁秀娟也凑了过来。
“那我也要工资,我不能白干!”
刘桂芝立刻否决她:“上一边儿去,少来凑热闹,你就收个钱而已,又不干什么活。”
听到这话,梁秀娟也不乐意了。
“啥?收钱而已?我可不止收个钱啊,我还擦桌子洗碗了呢。”
“我还帮忙收摊,下午还帮忙摆摊,我可累着呢。”
梁秀兰觉得,既然给了二婶工资,没理由不给妹妹啊。
论远近,秀娟还亲着呢。
于是开口替梁秀娟争取:“妈,我觉得娟娟说的对,她虽然年龄小,干的也不少,该给开工资的。”
“回头买个存钱罐放,赚的钱都塞存钱罐里,攒够了自已买衣服鞋子,也不用你操心了,多好。”
刘桂芝捻了下唇,看看梁秀娟又看看梁秀兰。
“你认真的?”
梁秀兰认真点头:“嗯!”
刘桂芝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那你一天一块!”
梁秀娟当时就不乐意了:“凭啥?凭啥二婶儿可以一天一块五,我只能一天一块,我还是不是你亲闺女了?”
刘桂芝解释道:“这和亲不亲闺女没关系,主要是你年龄小,拿着钱乱花!”
“我保证不乱花。”
“既然不乱花,那就存我这里吧,等你长大结婚了,我拿着当嫁妆。”
好大的饼,梁秀兰听了都得翻白眼。
上辈子年年都吃孩子压岁钱的她,当初也是这么说的。
【我给你存上,等你长大了娶媳妇用!】
结果一转身就给自已买新衣服了,好羞愧……
梁秀娟似乎也看出了这是块儿虚拟的大饼,摇着头,说什么也不同意。
“我的钱,我要自已拿!”
刘桂芝也拗不过她,只能答应了,但是还是坚持只给一块钱。
“你可得答应我,不准乱花啊,今后吃喝拉撒,衣服鞋子什么的,可都要你自已买,听见了没?”
“听见了听见了,我保证不乱花!”
“那行,从今天起,彩菊一天一块五的工资,秀娟一天一块!”
一个小面摊哪里需要这么多人?
梁秀兰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把薯条和面摊分开。
可分开的话,还怎么做到吃面送薯条呢?
算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周彩菊正式加入面摊,人很勤快,干活也很麻利,梁秀兰的活又轻松了不少。
还能有人帮衬着刘桂芝一起擀面条,出餐的速度又快了些,她干的不亦乐乎。
刚把面条端上桌,客人说了一句她听不懂的话。
“充个会员。”
“冲?会员?”
客人见她反应半晌,便知道这是个新来的,应该不知道这个摊子上有会员这回事,便直接喊了梁秀娟过来。
“那个小丫头,过来!”
他朝梁秀娟招手,梁秀娟蹦跶着就过去了。
“请问有什么事吗?”
那人直接拿了五块钱给她:“充个会员。”
“好嘞,您稍等!”
梁秀娟接过钱,快速拿来登记本,递给那个顾客。
“请在这上面写下您的名字和办理日期。”
顾客拿起本子里夹的笔,在事先画好的方框内,写下名字和日期,交给了梁秀娟。
周彩菊看着这一切,有些懵。
“这是在干啥呢?”
她追着梁秀娟问。
梁秀娟将棒棒糖塞进嘴里,嘬了一口又拿出来,解释道:“充会员,就是把钱放这里,啥时候来吃薯条,直接扣钱就行。”
周彩菊听罢,十分诧异:“把钱放这里?”
很明显,梁秀娟解释的不到位,看她还是茫然的样子,梁秀兰就耐心细致的给她解释了会员权益和会员办理制度。
周彩菊听罢,恍然大悟,随后对梁秀兰又是一波盛情夸赞。
无非就是她真聪明,做生意真精明之类的。
她没想到,原来钱还有这么挣的。
不一会儿,又有人来订购辣椒酱。
她再次愣住了:“我们这里是卖面的,不是卖调料的啊……”
顾客:“你新来的吧?我不跟你说,你叫那个秀兰过来,她知道我要什么。”
这还是老熟客。
周彩菊快步过去喊梁秀兰,接下她手里的活。
“有个顾客要辣椒酱呢,你快去吧。”
“哦,这贝壳面再煮一分钟。”
说完,便擦了手,去找那个订辣椒酱的顾客。
周彩菊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支着耳朵听。
“我要三碗辣椒酱,辣椒酱要特辣的,回去我自已再拌点别的,还要三碗麻椒酱,再要两壶柿子醋。”
梁秀兰拿着本子记下客人需要的东西,接过了对方手里的十块钱。
那人转身就走了。
不是来吃面的,就是来买辣椒酱的?
就这么轻轻松松十块钱就到手了?
她怎么有这么多赚钱门路啊?这且得学呢。
周彩菊想的入神,完全忘记了锅里的贝壳面。
等梁秀兰走过来的时候,贝壳面都煮过劲儿了。
“二婶儿,你想啥呢?贝壳面都煮成粥了!”
周彩菊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拿漏勺捞出来。
梁秀兰看了一眼,直摇头:“这不能吃了,重新下一碗吧。”
确定锅里的捞干净了,又给顾客下了一碗。
一碗面,等了两碗面的时间,顾客开始催了。
“咋这么慢啊?快点儿,等着上班呢。”
梁秀兰赶紧出言安抚:“马上马上!”
给人下了一碗贝壳面,又送了半份薯条。
“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这薯条是送您的,请慢用。”
这服务态度,那个着急的客人,火气瞬间就压下去了。
“多大点儿事儿啊,知道你生意好,赶紧忙去吧。”
周彩菊看着薯条白送到客人手里,一阵心疼。
“他就多等了一会儿,你干啥送他薯条啊?那还能卖钱呢。”
梁秀兰给刚刚煮过头的贝壳面浇上汤汁,递给周彩菊。
“我们要给顾客好的消费体验,以后他才会常来,红薯又不值钱,送就送了。”
“该吃午饭了,正好这一碗煮过头了,二婶先吃吧。”
周彩菊忙了一中午了,确实饿的不行,不客气的接过贝壳面,随便找了张空桌子就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