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阿花的心思
祠堂内的蓝色火焰在夜色中妖异地跳动,将跪拜的村民们的影子拉得扭曲变形,如同无数张牙舞爪的鬼魅。
阿瞒站在巫鼎旁,漆黑的眼眸映着火光,嘴角挂着诡异的微笑。
他修长的手指不断将药材投入鼎中,每投入一味,鼎内的火焰就窜高几分,幽蓝的火舌舔舐着鼎沿,引得众人发出阵阵惊叹。
阿花站在人群边缘,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她环顾四周,那些熟悉的面孔此刻都变得陌生——他们的眼神狂热,嘴角咧开夸张的弧度,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操控着。
一阵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阿花悄悄后退,趁着无人注意溜出了祠堂,脚步轻得像只受惊的兔子。
夜风拂过脸颊,带着初秋的凉意。
阿花独自走在空荡的村道上,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青石板上摇曳不定。
她从袖中掏出那颗漆黑的丹药,放在掌心细细端详。
丹药表面缠绕着丝丝黑气,在月光下如同活物般蠕动,时而膨胀时而收缩,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挣扎。
"这么小的东西...真能改变万木村的命运吗?"
她喃喃自语,眉头不自觉地皱起,在眉心挤出几道细纹。
回想起村民们诡异的状态,一股不安在心底蔓延,像是一滴墨汁落入清水,渐渐晕染开来。
阿花,你在瞎想什么?
她用力摇摇头,试图甩掉那些疑虑,发丝在夜风中轻轻飘动。
这可是上古巫鼎炼制的仙丹!你不是一直盼着这一天吗?
她将丹药凑到唇边,却在最后一刻停住了。
脑海中浮现出秦安的身影——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的青年,眼角的细纹里藏着说不尽的温柔。
阿哥有没有吃过这种丹药呢?
这个念头突然冒出来,让她心头一紧,手指不自觉地收拢。
他为万木村做了那么多...如今仙丹炼成,他却已经离开...
阿花将丹药重新收好,轻轻叹了口气,白雾在月光下氤氲消散。
不过以阿哥的本事,大概也看不上这种丹药吧...
这个想法让她嘴角微微上扬,却又很快抿紧。
远处传来祠堂内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
阿花抬头望向地牢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悲凉。
不知不觉间,她已走回村长家的院子。
月光透过竹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阿花本想回房休息,却鬼使神差地穿过前院,来到了后院。
几名侍卫正守在一间厢房外,神情肃穆,手中的长矛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是圣女的房间...
阿花这才想起,被秦安送回来的圣女至今未醒。
她快步上前,侍卫们犹豫片刻,终究还是让开了路:"阿花姑娘请进。"
他们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厢房内烛火微弱,火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墙上投下变幻的影子。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混合着若有若无的花香。
圣女安静地躺在床上,月光透过窗棂,为她苍白的脸庞镀上一层银辉,长睫毛在脸上投下两片阴影。
阿花轻手轻脚地走到床前,看着圣女精致的五官,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真美啊...
她取来温水,浸湿毛巾,小心翼翼地为圣女擦拭脸颊。
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确信,这个沉睡的姑娘还活着。
也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阿哥吧...
这个念头让阿花心头一酸,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她突然想到什么,眉头微蹙:
可阿哥千辛万苦把圣女送回来,为何又突然离开?
他不是那种薄情的人...
一个想法闪过脑海:
难道...他是去为圣女寻找更珍贵的灵药?
可阿瞒少爷不是已经炼制出仙丹来了吗?
为何阿哥还要去给圣女寻找珍贵灵药?
想到这里,阿花再次掏出那颗丹药,在烛光下细细端详。
丹药表面的黑气似乎更浓了,在烛光映照下如同活物般蠕动。
这仙丹...能让圣女醒来吗?
阿花喃喃自语道。
在她的猜想中,仙丹应该是散发着氤氲的仙气,虽说她也不知道何为仙气,但总觉得不应该是这种干扰人心智的气息,应该是那种让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犹豫着伸出手,却在即将触碰到圣女嘴唇时猛地缩回。
不行!万一有害怎么办?
她的手指微微发抖,将丹药重新收好。
她不敢拿圣女的安危来冒险,如果真出了什么事情,莫说是秦安会记恨她,她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她俯下身子,用一副柔和的目光看着圣女。
"阿哥走了,"她轻声对沉睡的圣女说,声音轻柔得像是在哄孩子,"以后我来照顾你。"
这句话说出口,心里竟莫名踏实了几分。
阿花端来一碗温热的米粥,小心地一勺勺喂给圣女。
每当粥水从嘴角溢出,她就用帕子轻轻擦去,动作温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瓷器。
她脑海中不由自主的回想起以前秦安给圣女喂粥的画面。
那时候她对秦安的印象一般,可现在想来,那种跟秦安近距离接触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以至于让她仅仅是回忆都会心头生出暖意。
她多希望有那么一天,秦安也会这般悉心的照顾自己。
想到这里阿花脸色有些红晕,手中的碗差点掉落在地。
她急忙收起了这个想法,专注的给圣女喂粥。
喂完粥后,她静静地坐在床沿,望着圣女出神。
月光渐渐西斜,房间里的影子越拉越长,像是某种不祥的预兆。
与此同时,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潜入村庄。
阿木贴着墙根前行,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芒,像一只伺机而动的毒蛇。
他的目标很明确——地牢。
腰间的匕首在月光下泛着寒光,如同他此刻冰冷的心。
每走几步,他就要停下来倾听周围的动静,确保没有人发现他的行踪。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祠堂内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正好掩盖了他轻微的脚步声。